1、来图来样定制:安排专业人员,请详细讲解您的需求及要求;2、方案设计:来图定制,根据用户需求及数量,为用户设计铸造方案,确定铸造方式;3、拟定定制合约:双方经充分沟通,达成一致后履签合约。定制合同一经签订,即安排专业人员设计模具;4、样品确认:样品需经用户书面确认才可小批试产。小批试产的产品须经过反复的验证铸造工艺才交给用户 ;5、订单:通过传真、QQ都可;6、订单确认:对货品进行查询,回复交期,履行工期义务;7、制程控制:全员掌握产品质量标准,专业的质检人员按照新版本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严格把关;8、出货复检:装配检验,细节复检;9、专业配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货品交接;10、服务质保:产品交付后由供销部及时跟进,保证质量信息沟通畅通无阻。
1)增大合金液的冷却速度,如尽可能采用冷铁、激冷砂乃至金属型模;2)降低铝液中的氢含量及氧化铝夹杂,如提高液态铝的熔化质量,设置陶瓷过滤网,或增涡直接吊出作浇包用;3)铝压铸件将熔化温度控制在750℃以下,并采用尽可能低的浇注温度;4)将铝液的变质剂由易产生针孔缺陷的钠盐变成锑、啼等长效变质剂;5)在化学成分满足ZLlolA型合金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镁含量,适当提高硅含量;6)选择含气和夹杂少、冶金质量高的铝锭及其它原材料,回炉料(指废铸件)的加入量也应严格控制在15%以下;7)降低树脂砂型芯和涂料的发气量,如严格将树脂的加入量控制在1.0肠以下,再生砂添加一定比例的新砂等;8)严格控制涂料烘烤温度,水基涂料的烘烤温度由150~1800C提高到180~200℃,烘烤时间不短于h2。烘干后,置放h8以上的型芯应重新烘干;9)采取如底注式、大浇口盆、开放式浇注系统等各种铸造工艺措施,确保金属液平稳充型;10)保证压铸件和砂芯排气畅通,如设置出气冒口,尽量将暗冒口改成明冒口、扎出气孔等。
铝铸件的热处理是指按某一热处理规范,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改变合金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力学性能,增强耐腐蚀性能,改善加工性能,获得尺寸的稳定性。铝铸件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分为如下四类:退火处理将铝合金铸件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一般约为300℃左右,保温 的时间后,随炉冷却到室温的工艺称为退火。在退火过程中固溶体发生分解, 相质点发生聚集,可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稳定铸件尺寸,减少变形,增大铸件的塑性。固溶处理把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接近于共晶体的熔点,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并随后快速冷却,使强化组元大限度的溶解,这种高温状态被固定保存到室温,该过程称为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可以提高铸件的强度和塑性,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退火处理:压铸件加热到通常在300℃上下,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冷却到室温的工艺称为退火。退火的时候,固溶体会出现分解,相质点出现聚集,能够去除铸件的内应力,让铸件的尺寸保持稳定,避免变形,增强铸件的塑性。固溶处理:将铸件加热到差不多在共晶体的熔点,然后在这样的温度下持续久一点,然后迅速冷却,让强化组元能够好地溶解,保存这个高温状态一直到室温,这一工序就叫做固溶处理。固溶处理能够增强铸件的强度和塑性,提高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固溶处理的作用通常和固溶处理温度、固溶处理保温时间、冷却速度三个方面有关。
传统压铸工艺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这四个步骤包括模具准备、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它们也是各种改良版压铸工艺的基础。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向模腔内喷上润滑剂,润滑剂除了可以帮助控制模具的温度之外还可以有助于铸件脱模。然后就可以关闭模具,用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射进模具内,这个压力范围大约在10到175兆帕之间。当熔融金属填充完毕后,压力就会一直保持直到铸件凝固。然后推杆就会推出所有的铸件,由于一个模具内可能会有多个模腔,所以每次铸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个铸件。落纱的过程则需要分离残渣,包括造模口、流道、浇口以及飞边。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一个特别的修整模具挤压铸件来完成的。其它的落纱方法包括锯和打磨。如果浇口比较易碎,可以直接摔打铸件,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多余的造模口可以在熔化后重复使用。通常的产量大约为67%。
青岛热喷涂压铸件铸造的质量要求:1、铸造速度:周边热喷涂压铸件铸造速度,它是与铸锭液穴深度成正比的。如果铸造速度增大,那么会使铸锭液穴深度与温度梯度增大,从而会在液穴底部出现液穴区段,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终会增大出现铸锭热裂纹的几率,所以我们应控制好速度。2、铸造温度:良好的压铸件铸造温度,会使液体金属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从而减少组织应力,防止产生裂纹。一般铸造温度应根据材料种类和铸锭规格来进行确定。如果温度不合适,那么会增加内应力,使得铸件产生裂纹或者开裂。温度过低,也是不好的,因为这样会使铸锭表面产生冷隔、夹渣等缺陷,甚至裂纹,严重的,则会使铸造无法继续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