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处理:压铸件加热到通常在300℃上下,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冷却到室温的工艺称为退火。退火的时候,固溶体会出现分解,相质点出现聚集,能够去除铸件的内应力,让铸件的尺寸保持稳定,避免变形,增强铸件的塑性。固溶处理:将铸件加热到差不多在共晶体的熔点,然后在这样的温度下持续久一点,然后迅速冷却,让强化组元能够好地溶解,保存这个高温状态一直到室温,这一工序就叫做固溶处理。固溶处理能够增强铸件的强度和塑性,提高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固溶处理的作用通常和固溶处理温度、固溶处理保温时间、冷却速度三个方面有关。
对于铝铸件多种化学浸涂法都可用来获得装饰性的耐蚀涂层。铝铸件能进一步涂漆,也能不涂漆。要求具有耐磨性时,单用化学处理是不够的,但可作为涂漆前的预处理。表面上多余的化学溶液可用清水冲洗掉,然后布擦干或用自然干燥。如果铝铸件还要涂漆,就要尽快完成并尽可能不沾污铝铸件。采用合适的底漆时,铝铸件也可以象其它材料一样很容易地上珐琅、涂漆和喷清漆。铝铸件表面的载化物薄膜有耐蚀作用,所以在许多用途中,都不需要进一步处理。一些机械方法,举个例子说,把铝铸件与所选定的磨料及抛光剂装在滚筒中进行滚磨,就能获得好的光洁表面。抛光可使铸件表面光洁并具有反射能力,但是效果在 程度上取决于合金类型及铸件铝的硬度。喷丸能获得无泽表面,使用钢丝刷则获得平整的无泽表面。电镀、涂漆及阳极处理等一些处理方法可以改善防蚀能力,并使零件外表美观。
传统压铸工艺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这四个步骤包括模具准备、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它们也是各种改良版压铸工艺的基础。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向模腔内喷上润滑剂,润滑剂除了可以帮助控制模具的温度之外还可以有助于铸件脱模。然后就可以关闭模具,用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射进模具内,这个压力范围大约在10到175兆帕之间。当熔融金属填充完毕后,压力就会一直保持直到铸件凝固。然后推杆就会推出所有的铸件,由于一个模具内可能会有多个模腔,所以每次铸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个铸件。落纱的过程则需要分离残渣,包括造模口、流道、浇口以及飞边。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一个特别的修整模具挤压铸件来完成的。其它的落纱方法包括锯和打磨。如果浇口比较易碎,可以直接摔打铸件,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多余的造模口可以在熔化后重复使用。通常的产量大约为67%。
六盘水金属表面喷涂压铸作为一一种特殊铸造方法,与其他铸造方法相比,其基本的特征是将液态金属以高速高压对模具进行填充充型,但是,由于压铸方法固有的充型造成的喷射以及金属模具快速冷却和高的生产效率对模具的损害,使附件金属表面喷涂压铸件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多缺陷,一些缺陷是与压铸方法与之俱来的,一些则是可以避免的,一些缺陷不会影响压铸件的性能,所以不会造成铸件废品,而另外一些缺陷则可能会影响铸件的性能而成为废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柱,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因此,提高压铸件质量,无论对于压铸企业的经济利益,还是减少资源浪费的社会效益,都是非常有利的。
射线探伤可以分为X射线、γ射线和高能射线探伤三种。X射线照相法探伤是利用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和对某些物质产生的光化及荧光作用为基础进行探伤的。从射线强度的角度看,当照射在工件上射线强度为J0,由于工件材料对射线的衰减,穿过工件的射线被减弱至Jc。若工件存在缺陷时,因该点的射线透过的工件实际厚度减少,则穿过的射线强度Ja、Jb比没有缺陷的点的射线强度大一些。从射线对底片的光化作用角度看,射线强的部分对底片的光化作用强烈,即感光量大。感光量较大的底片经暗室处理后变得较黑。因此,工件中的缺陷通过射线在底片上产生黑色的影迹,这就是射线探伤照相法的探伤原理。
1)增大合金液的冷却速度,如尽可能采用冷铁、激冷砂乃至金属型模;2)降低铝液中的氢含量及氧化铝夹杂,如提高液态铝的熔化质量,设置陶瓷过滤网,或增涡直接吊出作浇包用;3)铝压铸件将熔化温度控制在750℃以下,并采用尽可能低的浇注温度;4)将铝液的变质剂由易产生针孔缺陷的钠盐变成锑、啼等长效变质剂;5)在化学成分满足ZLlolA型合金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镁含量,适当提高硅含量;6)选择含气和夹杂少、冶金质量高的铝锭及其它原材料,回炉料(指废铸件)的加入量也应严格控制在15%以下;7)降低树脂砂型芯和涂料的发气量,如严格将树脂的加入量控制在1.0肠以下,再生砂添加一定比例的新砂等;8)严格控制涂料烘烤温度,水基涂料的烘烤温度由150~1800C提高到180~200℃,烘烤时间不短于h2。烘干后,置放h8以上的型芯应重新烘干;9)采取如底注式、大浇口盆、开放式浇注系统等各种铸造工艺措施,确保金属液平稳充型;10)保证压铸件和砂芯排气畅通,如设置出气冒口,尽量将暗冒口改成明冒口、扎出气孔等。